授權書翻譯推薦



【詩詞賞析】     曉來誰染霜林醉       總是離人淚

元 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
    「碧雲天,黃花地, 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王實甫,名 德信,生卒年 不詳,大都(今 北京市)人,元代 雜劇作家。創作有 雜劇14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另有《芙蓉亭》、《販茶船》僅存一折曲文。他和前期的關漢卿、白樸、馬致遠 並列,到了 明代以後,更 被譽為「元曲 四大家」 之一。
    《西廂記》使王實甫 名垂不朽。它是 根據 唐代 元稹的《鶯鶯傳》,金代 董解元 的《西廂記 諸宮調》進行 藝術加工 而 改編為 雜劇的。全劇 共五本 二十一折,是 元劇中 獨有的長篇。

注釋:
1.「碧雲天,黃花地」:這兩句 是 從 范仲淹〈蘇幕遮〉的「碧雲天,黃葉地」脫化而來。 
2.  碧雲天:碧藍的天空。
3.  黃花:菊花。
4.  西風:秋風。
5.  曉:清晨。
6.  誰「染」霜林醉:經霜的楓葉 由綠變紅,故用「染」字 來形容。
7.  離人:別離的人。

意譯:. 
          碧藍無雲的 天空,開滿了 黃菊花的大地,秋風 猛烈吹,大雁 從 北往南飛。
清晨 經霜的楓葉 由綠變紅,是 誰把它染紅?那 總是離人醉了 淚染霜林呀。

賞析:
         元代 雜劇家 王實甫《西廂記 長亭送別》,主在 描寫 崔鶯鶯和張君瑞的 纏綿依戀,無奈 兩人必須離別的心情,所唱:「碧雲天,黃花地, 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精選和融化 古代詩詞中 優美的詞句,提煉 民間生動活潑 的口語,鎔鑄成 自然華美的曲調。
      《西廂記》採用古典詩詞 情景交融 的藝術手法,既吸收了 古典詩詞 語言的精華,又提煉、融會生動的民間口語,加重 文章的斑斕色彩,增強 語言 的形象性和表現力,使 這部作品 辭藻紛呈,艷麗典雅。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前兩句 化用 范仲淹《蘇幕遮》詞 並取 其 秋景淒涼的意境。「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經霜的楓葉 由綠變紅,故 用「染」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淚染 霜林,文辭既美,意象 又耐人尋味。曲詞 婉約幽美,風格 雅艷柔媚, 而且 富有 音樂節奏之美。

參考資料:
宋 范仲淹《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高樓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

唐  元稹《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文章來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ytjiang/post/1372545307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rtonsk3ib0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