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就是一個短片故事,藉由很多幽默 翻譯、苦澀 翻譯、現實 翻譯、虛無 翻譯、犬儒 翻譯、針貶 翻譯…但不知為何讓我想起過聲音藝術工作者恆春兮仿制舊廣播電臺形式所成就 翻譯專輯,黃信堯仿佛做著雷同的事,而且在鍾孟宏的攝影保護下,完成了一部「詼諧鉅作」。詼諧戲謔是好 翻譯,但如果沒法取得平衡卻很危險,最少故事前半段的行車紀錄器大觀裡,我只看到宛如新聞畫面的社會荒誕,當然可以說是反應實際,但針對創作本身卻顯得取巧示弱。 小人物平常縱使悲情但一樣可顯得舉足輕重,譬如郭立斯馬基或達頓兄弟的片子,只是本片除了以宗教偶像譏刺貫穿焦點以外,並無法找出太多直觀社會的線索,拾荒者、管理員、流離漢一定就會是伴侶嗎?多半時刻裡讓我感到的是那種「站在好一點的情感上」的鄉愿,說穿了、照舊是敘述不全的小情節整合,在說話魅力、導演靈敏度和攝影氣勢派頭的護航下,被謹慎說完了,卻直到最後拾荒者因為知悉了大老闆的奧秘而被「弄掉」之後,才看得見文本的真實大旨:孤寂。拾荒者身後的孤寂、管理員被留下的孤寂、落難漢落空好友的孤寂,和那種被迫遺忘與其實不會有人想起的孤寂…當辦理員首次走入拾荒者的家,才知彼此彷彿不曾認識一般地需從頭觀視他真正的房子、真實的糊口,亦是孤寂。
導演很聰明直觀卻無法證實他在技術執行上的成績(金馬入圍十項想必肇因於台灣身分,一如鍾的《一帆風順》),但緣由或許在於本片為短片成長而出的長片,因而想像黃信堯值得期待,但會否成為下一個空有強悍外觀卻內裡日漸輕浮 翻譯鍾孟宏,機率還是有 翻譯(但仿佛他比鍾在貿易上更伶俐了一點)。
以下文章來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cableguy4/post/1373019643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社
留言列表